背景技术
该文件主要讨论了Micro-LED显示技术,特别是通过激光大规模转移技术实现的全彩Micro-LED显示模块。Micro-LED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具有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集成度、高稳定性和全天候性能等优势。然而,Micro-LED的高制造成本一直是其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大规模转移技术(mass transfer)尚未达到商业化成熟阶段。
Micro-LED显示技术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将数百万个微小的LED芯片从生长基板转移到显示背板上,并确保高良率和精确的像素排列。目前,大规模转移技术主要包括流体自组装(FSA)、拾取-放置(pick-and-place)和激光诱导前向转移(LIFT)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尚未有一种技术能够完全满足高良率、高吞吐量和低成本的要求。
文章概述
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大规模转移技术的1.63英寸全彩Micro-LED显示模块,其像素密度达到了403 PPI(每英寸像素数),这是迄今为止使用大规模转移技术实现的最高分辨率。文章详细描述了激光大规模转移的三个关键工艺节点:激光剥离(LLO)、激光诱导前向转移(LIFT)和载体键合(carrier bonding)。通过对每个工艺节点的优化,作者成功提高了转移良率,并展示了该技术在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中的应用潜力。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基于激光大规模转移技术的全彩Micro-LED显示模块;通过优化激光剥离和激光诱导前向转移工艺,提高了转移良率;展示了403 PPI的高分辨率显示模块,适用于智能手表等小型设备。
图1:展示了蓝、绿、红三种Micro-LED芯片的制造流程。蓝色和绿色Micro-LED基于InGaN外延层,红色MicroLED基于AlGaInP外延材料。通过光刻、干法蚀刻、钝化沉积等工艺,最终在蓝宝石基板上形成了芯片阵列。
图2:展示了激光大规模转移的工艺流程,包括激光剥离(LLO)、激光诱导前向转移(LIFT)和载体键合(carrier bonding)。激光剥离用于将MicroLED芯片从生长基板上剥离,激光诱导前向转移用于将芯片精确转移到目标基板上,载体键合则用于实现芯片与背板的电气连接。
图3:展示了激光剥离过程中,不同激光能量和光斑重叠间距对芯片损伤的影响。通过优化激光参数,作者成功减少了芯片损伤,提高了剥离良率。
图17:展示了最终制造的1.63英寸全彩MicroLED显示模块的发光图像。蓝、绿、红光分别点亮,最终实现了全彩显示。插图中展示了局部像素的排列情况。
文章总结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激光大规模转移技术实现的高分辨率全彩Micro-LED显示模块。通过对激光剥离、激光诱导前向转移和载体键合等关键工艺节点的优化,作者成功提高了转移良率,并展示了403 PPI的高分辨率显示模块。该技术为Micro-LED显示技术的商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智能手表等小型设备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然而,文章也指出,大规模转移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未来需要在芯片、转移设备和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此外,结合微驱动IC技术,Micro-LED显示技术有望在亮度、灰度分辨率、稳定性和功耗等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
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Xu YANG
通信作者:Junyong KANG & Rong ZHANG
通讯单位: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CI Center for OSED,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cro-nano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Department of Physic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文章题目:Super retina TFT based full color microLED display via laser mass transfer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