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国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和产业发展
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力量
加强产学研交流
10月25日
第五届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
在苏州工业园区拉开序幕
本届大会为期三天,围绕材料生长、分析表征、相关装备技术、宽禁带半导体在光电子、功率电子的应用,在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推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学术研究、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赋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
大会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领域相关企业近700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郑有炓,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任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副主任何杰,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晋闽,北京大学教授、理学部副主任沈波,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原处长徐禄平,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原所长、苏州实验室筹建班子成员杨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富华,清华大学教授潘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张国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副主任、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副主任、苏州纳米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张淑梅等领导参加会议。
致辞
郝跃表示,当前正值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而宽禁带半导体正成为全球高技术竞争战略制高点之一,也是国际半导体材料及设备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通过此次大会,全国各地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技术和产业方向,将有力促进宽禁带半导体技术交流和产业发展。
本届大会由苏州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共同承办,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大会在短短两周内收到300余份摘要,经组委会讨论,共推选出11个大会报告,在四个主题方向上共选出 63个分会特邀报告,87个口头报告,现场还有120个张贴报告,聚焦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学术与产业方向,展开深入交流。
大会报告环节
与会专家围绕“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深紫外LED研究进展”、“氮化镓晶体的生长、缺陷与性能”等主题展开分享。分会场则围绕“材料生长、表征与装备”、“光电子器件与应用”、“功率电子器件与应用”、“超宽禁带半导体与前沿交叉”等内容进行探讨。
全国宽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每两年一届,迄今已在苏州、西宁、西安、厦门举办四届,会议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国内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学术盛会。